
整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太过分散是不利于效率化提升的。当然,太过集中也是不利于市场成长的,需要在中间找一个度。
一些市场人士则告诉《商业观察家》,目前,商超市场整合的可能性正大大超过以往,而推动这波整合意愿提升的因子则主要来自于市场经营压力。
分流渠道太多了,新的效率化平台又不断在出现,不断在成长。那么,行业间的整合意愿就提升了。
包括人力等成本上升压力也在推动行业间的整合意愿,因为整合有助于降低成本。
区域商超零售企业的发展历史则大多都在20-30年间,按这个时间段看,第一代创业者已渐渐进入退休年龄段,企业则迎来了交接班问题。
但很多企业的二代接班人对于做零售生意的意愿没有那么强烈,第一代的创业者在市场经营压力持续上升之下,也可能觉得零售生意做得太辛苦,开始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一些可能就萌生了退意。
如果自己活的都够呛,还要去整合另一家企业,再背上一个负担,那不是找死吗。
所以,商超行业内需要有企业能走出一些升级的模式出来,只有出现一些升级提升,整合才能创造增量价值,才能提升被整合标的资产的市场价值,才会有买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传统商超零售业还没有走出升级模式,但一些中生代的企业正在试验。包括升级原有盈利模型,在原有的“二房东”盈利模型下进行一些变革提升。
现货交易是线下的核心,现货交易的消费体验更好,顾客可以“所见即所得”。但是要做现货,需要大量人力理货与管理,进而拉低了人效。
不过,《商业观察家》认为,线下是不能放弃现货交易的,因为你只要放弃现货交易,那就是放弃线下的体验价值,放弃线下的服务场景。那就变成跟线上在同一维度下的直接竞争了。按现在的交易效率看,如果要跟线上在同一维度下竞争,来拼交易效率,线下大部分企业都是很难拼过的。
所以,线下未来是需要在现货交易层面来做优化、升级与提升。基于自己的基本盘来做提升,而不是放弃基本盘来做“虚无”的提升。
目前,很多企业也在这块想办法,在找现货交易的升级模式。一旦有成功的升级模式出现,商超行业就可能迎来一波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