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假货;虚抬产品服务原价;虚增参团人数;搞虚假抽奖;团低质服务,服务随打折一同缩水;诋毁竞争对手;做假账欺骗投资人;发布假新闻;勾结商户欺骗消费者;资质审查不严,劣质商家哄骗团购网站和消费者;团购网站拖欠商家钱款这不可胜数的矛盾与问题,从一些侧面反映了团购市场上充斥的种种乱象,以及团购网站一年多来所走过的路程。
据缔元信《2010年网络团购用户研究报告》显示:用户在团购时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服务、价格、送货等环节。恶意挖角、诚信缺失、质量问题、疯狂烧钱、盈利能力缺乏,这五大问题对于团购行业的制约已经越来越明显。
从百团大战到千团大战,团购网站杂居在丛生的乱象中,逐步通过拼价格、拼广告、拼资本、拼服务等手段,欲求在千团混战中实现突围。对此,24券CEO杜一楠颇有感触地说,“到目前为止,团购网站已经经历了几场淘汰赛,从资历赛、资本赛再到现阶段的资产赛,接下来的比拼难度将加大,小型团购网站很难支撑。”
良莠不齐的千团进行混战,夹杂着不少浑水摸鱼的团购网站,骗商家和用户的钱。对此,糯米网总经理沈博阳则认为千团大战是个伪命题,“其实中国主流的团购网站从来没有超过20家,如果舆论能够正确引导消费者上团购网站只需要上规模大的20家,其他处于长尾部分的团购网站不需要过多去关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被骗问题。小型团购网站,今天团购时候还在,但说不定明天就倒闭了。”
“团购行业的发展应该分为三个阶段”,掌管着旗下汽车之家、车168、IT168和PCPOP四家垂直媒体的盛拓传媒CEO秦致认为,“2010年是业内公认的团购元年。中国网络团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个发展过程,这是团购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自2011年开始到现在,随着Groupon进入中国市场,点燃了中国团购网站的烧钱大战。资本的介入,使得各大团购网站开始疯狂跑马圈地,同时团购的诚信、质量问题也开始层出不穷,团购的发展逐渐失去理性。第三个阶段,全国性综合团购网站之间的优胜劣汰更加剧烈,将仅剩为数不多的综合团购网站继续生存,其余团购网站要么倒掉,要么朝向区域化团购或细分化垂直团购发展。”
诚然,若要细数团购网站这一年的发展,不难找到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发展阶段。
有了Groupon在美国的大热,2010年初团购网站在中国横空出世。2010年1月到6月,是中国团购网站的初创期。2010年1月第一家团购网站满座网上线日拉手网团购上线日糯米网成立在这一过程中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相继上线。
紧接着,团购网站们意识到,团购这个模式靠地面推广,因此城市拓展竞速赛从2010年6月开始。线下执行力强的团购网站在这种争夺中脱颖而出。主要团购网站布局全国激烈交锋的序幕已于今年6月拉开。打到去年9月,在团购网站的分布上,布局数量最多的城市为北京,之后依次为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此外,成都、武汉、南京、天津、西安、长沙、重庆、沈阳等电子商务普及程度较高的城市,都开始成为团购网站的主要竞争市场。
拉手网从去年6月初资金到账就立即开始了全国扩张,一个季度时间内就覆盖了100个城市,扩张的速度甚至都已超出了吴波的预期,但拉手的扩张之路却一直在加紧进行。同时,其他几个总部位于北京,被称为“”的团购网站,如美团网、阿丫团、糯米网也先后抢滩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其他二线城市也列在了扩张计划之中。阿丫团、QQ团等在布局了十余个城市之后,依然将下一阶段的任务定位城市扩张。的确,城市扩张的竞速让团购网站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开,拉手网在这场竞速中脱颖而出。
但城市扩张之路,让团购网站的员工人数骤然增长,人员成本随之飙升。吴波表示,“铺这么多地方,除了团队以外,就是需要钱。想要在这一回合的团购网站竞争中胜出,就要做到店多、规模要大,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超多的地面人员。”随着布局城市的增多,拉手网公司员工总数截至去年10月已经达到了600人,而目前拉手网员工已经发展到6000人左右,并且到今年年底还将发展到10000人;目前,24券员工也已近4000人。虽然,团购网站一直都在不断融资,但吴波坦言,“团购网站的扩张阶段每月需要上百万美金的资金支持,用钱还是很快的。” 的确,人力成本日渐成为了团购网站身上一个不小的包袱。
“每日多团”这是被吴波视为中国团购网站的一个创新,也是打败Groupon的法宝。舶来品的每日一团,显然并不能够满足中国团购网站以及本土商家的胃口。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商家数量也多如牛毛,如果单单是每日一团,恐怕有无数商家要排很久的队才能上一次团购。
一方面,来自商家迅速激增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也希望有更多可供挑选的团购产品和服务。于是,拉手网从去年9月开始在重点城市推出“每日多团”模式,在吴波眼中,团购网站为用户提供的服务越多,用户的黏性就越大,每日多团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丰富的选择,当然同类的产品和服务只推出一款。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认为,随着用户对团购模式的认知逐步成熟,团购网站的销售量需要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去拉动。不能单纯注重商业模式,更应注重用户体验。不管是个性化界面还是线上线下的活动开展,最基本的一点还在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