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国内疫情仍呈现多点散发态势,省内多地先后出现本土疫情,济宁、青岛等地形势严峻,我市周边淄博、东营等地均报告有感染病例,“外防输入”压力居高不下。此外,多地因“婚丧嫁娶”等聚集性活动引起疫情传播扩散,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近期举办“婚丧嫁娶”活动温馨提示如下:
一、坚持原则,压实责任。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应坚持“红事缓办、白事简办”的原则。民政部门要指导做好红白喜事的疫情防控工作,各镇街区要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落实,加强对辖区内社区(村)婚丧嫁娶等活动的管理与监督。社区(村)要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督促婚丧嫁娶活动举办者强化防控责任落实,切实将各项措施执行到位。
二、主动报备,降低风险。举办婚庆活动要至少提前7天向属地社区(村)报备,婚宴承办单位要至少提前7天将近期待办婚宴情况向所属镇街区报备,丧葬活动要第一时间向属地社区(村)报备;社区(村)汇总向属地镇街区报备;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举办活动的,除按以上程序报备外,须同时向所在单位报备。
三、严控规模,加强管理。婚庆活动提倡弘扬节约风尚,减少娱乐环节,自觉控制婚宴规模,缩小婚宴范围,提倡用餐人员使用公筷公勺餐具;丧葬活动提倡简办,降低人群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婚丧嫁娶”活动均应尽量减少参与人员数量,劝阻7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旅居史和未确定风险等级但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人员参加,不得邀请7天内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为“红黄码”或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人员参加。
四、严格防护,护佑你我。所有参加活动人员要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同时要加强手卫生,注意咳嗽礼仪。活动中要提醒参加人员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尽量避免握手、拥抱等密切接触行为。
守望相助,众志成城。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