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前,陈某与况某在法院调解离婚,儿子由陈某抚养,况某支付抚养费并享有每月一次的探视权。离婚后,况某因琐事殴打陈某,从而爆发了两个家庭的矛盾。自此,双方一个拒绝支付抚养费、一个拒绝对方探望儿子。
去年9月,陈某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况某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但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多次电话联系况某到法院处理,况某均以没有见到孩子不予支付抚养费,因况某长期在外省务工,陈某又在万州,提供不了况某的具体去向,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执行人员没有放弃,一直与陈某、况某保持联系,终于了解到况某妹妹在春节前举办婚礼,况某很有可能回老家参加婚礼。掌握这一线索后,案件承办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跟陈某沟通,陈某终于同意带着儿子到涪陵况某老家,让况某家人见一见儿子,缓和一下矛盾。
1月13日,陈某带着儿子来到涪陵,执行人员立即奔赴况某老家与其汇合。考虑到况某家正在办喜事,直接去婚宴现场将况某带走会引发村里的闲言碎语,给况某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执行人员把警车停在几百米开外,着便装步行到离况某家几十米外的马路边等待,再让其儿子把况某喊过来,避免了亲朋好友的围观。
执行人员见到况某后,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耐心告知双方当事人,作为父母,所作所为应该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能意气用事。
况某第一时间表达了对执行人员的感激之情“你们今天给我留足了面子,也让我见到了两年多未见到的儿子,确实太感谢了!”随后况某兑现全部案款,承诺以后的抚养费一定会按时支付,陈某也保证会按照调解协议约定让况某探望儿子,好好照顾儿子。
至此,案件得以圆满解决。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顾全双方颜面,善意文明执行,不仅实现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的双赢,而且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共同的爱意,更有利于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