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个正经点的事,国内的产业升级利润增加,其实不一定要卷技术,也可以卷品牌。
这两天我去宁波绍兴等地学习的时候就留意到,绍兴等地黄酒产业已经开始有这块意识了。
不在那里生产的,不论你用了什么技术,材料再优质,哪怕你做出来的是一模一样的香槟酒,都不能叫香槟,只能叫 XXX 葡萄酒。
因为掌握了 香槟 这个名字,所以他们的几大企业可以共进退保证大家都有可观的利润空间。
所以这两年,在工业制造上国内产商可以说是发达国家粉碎机,把各种工业产品做成白菜价,但在品牌这块,基本卷不了老外。
而这个背后,是他们的品牌团队律师团队,每年在世界各地海量的侵权诉讼工作。
1843 年,法国香槟地区的酒庄们就开始联合起来起诉卢瓦尔河谷的葡萄酒庄侵犯了香槟酒委员会的商标权。
1958 年,法国香槟区的 12 家香槟酒厂商联合起来和西班牙人死磕,香槟人最终获胜,西班牙的起泡酒改叫 Cava,只有法国的香槟酒才能叫香槟。
src=之后,他们基本时刻走在法律前沿,任何国家有商标这块的法律,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落地注册保护自己商标,同时以极高的积极性在各国展开维权诉讼,很多人笑迪士尼法务部,其实真要说起来,法国香槟协会的战绩也不差。
他们自己统计是,近年来法国香槟酒委员会总共解决了近 1000 起潜在的香槟侵权案~
src=所以为什么老外的文科生赚大钱,这是真的在给企业创造价值啊,不论你技术多好,只有他们生产的才叫香槟,能卖 998 一瓶,你的葡萄酒再好也只能卖 99.8,这是直接从根源上打击竞争对手下场了。
正是在这样垄断产品类目的情况下,他们长年累月持续的投入资金宣传香槟酒的品牌和各种故事,让雪球越滚越大。
比如兰州拉面,绍兴黄酒,扬州炒饭,金华火腿等等。你辛辛苦苦把兰州拉面绍兴黄酒做出品牌做出口碑了,别人随便弄一个 9.9 的低价产品就开始价格战,这本来就不太科学。
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方法有很多,更好的包装是一个思路,做大品牌也是一个思路,所有人都挤在家里卷价格战是没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