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丹凤县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聚力打造葡萄酒首位产业,大力推进葡萄酒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升链,全面激活产业链“关键变量”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实现葡萄酒产业数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蜕变,以葡萄酒首位产业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体制机制保障。出台《丹凤县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制定《丹凤县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丹凤县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协调争取成立丹凤县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心,专班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行政推动、政策带动、市场牵动“三驾马车”联合发力,重塑百年丹凤葡萄酒雄风,助推产业走上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良性发展轨道。
加大产业融合力度。发展赤霞珠、摩尔多瓦等优质品种葡萄基地2.5万亩,形成以商山红葡萄酒厂、丹凤酒庄等“三厂三庄”为龙头的葡萄酒产业集群,注册丹凤葡萄酒、安森曼等商标10余个、“干红”“白兰地”等品种20余个,发展葡萄酒软木塞企业4家、电商服务中心3家,葡萄酒年储酒能力3万吨、生产能力2万吨。探索出了一条集葡萄种植、观光、采摘,葡萄酒酿造、储藏、销售以及红酒风情体验为一体的新路子,形成了“葡萄酒+文化+旅游+康养”等“一接二、二连三”的溢价效应,实现了农旅、工旅、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强化品牌培育建设。坚持面向国际市场做品牌,按照优势互补、共享红利的原则,建立从良种引入种植、生产技术工艺、产品申报认证、市场拓展营销等方面的质量监管体系,全力维护丹凤葡萄酒品牌形象。精心组织红酒节等节会活动,积极参加展销会、推介会等市场营销活动,提高丹凤葡萄酒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丹凤葡萄酒的市场占有份额。加快整合县内葡萄酒品牌,打造葡萄酒文化经济共同体,形成统一品牌标识、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开拓市场的发展格局。
突出科技赋能增效。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人才优势和丹凤酒庄、安森曼酒庄的企业生产优势,建设葡萄酒技术研究中心、检测检验中心,以葡萄为主、小浆果(五味子、野葡萄)为辅,开发葡萄酒、气泡酒等葡萄酒系列产品30余种。开展“十四五”国家重点课题“丹凤县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研发计划,针对葡萄标准化栽培、葡萄酒酿造工艺及创新产品生产工艺等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切实解决制约丹凤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效益。
面向新时代,丹凤县将进一步发挥丹凤葡萄酒“品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位环境独特、产业带动力强劲”的独特优势,坚定不移走三产融合之路,在葡萄酒产业延链强链补链上狠下功夫。力争到2030年,全县优质酿酒葡萄基地达到5万亩,精品酒庄达到10个,葡萄酒产量达到10万吨以上,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努力将丹凤打造成“红酒新城”“康养明珠”!